昆山市交通工程試驗檢測中心有限公司
地址:昆山市開發區南浜路688號電話:0512-57725216
傳真:0512-57725216
摘要:前幾天2024放假安排公布了,意外的是除夕又改回不放假,不意外的是又是一頓調休。其實這里面最不合理的是,我國節假日的設計已經明顯和生產力脫節,不符合社會現實的問題。
鏈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0692334931842197&wfr=spider&for=pc
來源:魯中晨報
節假日的目的不僅有契合社會習俗、凝聚社會共識等,而且還有調節社會生產消費節奏的作用,在一定的限度內,節日多,生產就下降,消費就上升。節日少,生產就上升,消費就下降。
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我國規定元旦放一天,春節放三天,五一放一天,國慶兩天。全年總共7天的假期,周末只放一天,構成了后來節假日的基本框架。1999年新勞動法實施以后,頒布了新的辦法,全年假日增長到10天,并且通過調休的方式形成了春節、五一、十一、三大假日節點,這就形成了黃金周的概念。之后我們的法定節假日放假基本就在這個框架內調整。2008年起,為了加強傳統節日共識,將五一假期從3天削減為一天,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節日,所以全年假日增加到11天。而2013年修訂了放假辦法之后,春節假期從除夕、初一、初二改成了初一、初二、初三,也就是說,最近10年以來,除夕其實不是法定節假日,而是算調休。但這次修訂并沒有增加節假日天數,還是11天。但在1999年,我國的人均GDP大約只有900多美元,剛剛脫離低收入國家。2008年,我國人均GDP大概是3000美元出頭,是99年的3倍多,算中等收入國家,法定節假日增加一天,成為11天。而2022年人均GDP是1.27萬美元,是1999年的14倍,是08年的4倍,已經接近了高收入國家的門檻,結果還是放假11天。
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在需求大于生產時期的節假日辦法并不符合生產大于需求的社會現實。那么放多少天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本次放假安排的一大挨罵的點,就是被很多媒體拿來講的春節放9天,史上最長春節。要說只看標題,那還是挺振奮的,可仔細一看,原來是除夕不放假,配合帶薪休假,也就是說,這9天是拿我自己的年假補上來的。而關鍵點就在于年假。發達國家法定節假日是和我們差不多,但年假多。比如最知名的法國,只要在某家公司工作滿一年,就可以開始享受25個工作日的年假。德國等國也類似,日本,美國則是根據工齡給10-20天之間。我國正常企業來說會有5天,然后每年增加一天,或者每10年增加5天,總之上限是15天。而且主要在公務員、國企、效益好的民企里面比較規范,很多小企業經常是執行困難,于是調休就成了假期少的遮羞布,就像一個踩高蹺的矮子,大家都在怪踩著高蹺走路不舒服,其實本質原因還是因為長得太矮了。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逼近發達國家,及格線2萬美元的過程中再逐步落實年假,在執行上的問題,也就跟上了經濟發展的速度。最后在人均達到GDP3萬美元以上的過程,再逐步增加年假的數量,最終實現和發達國家相當的休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