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交通工程試驗檢測中心有限公司
地址:昆山市開發區南浜路688號電話:0512-57725216
傳真:0512-57725216
摘要:高考填志愿最大的天坑不是你選了新聞還是生化環材,而是你不知道在這次人生重大決策面前,如何理性作決策,而不是偏聽偏信、線性思維,被一些極端的說法所裹挾。
鏈接:http://news.youth.cn/sh/202307/t20230707_14631255.htm
來源:中國青年網
最近正值高考報志愿的時間,張雪峰關于“把孩子打暈了也不要報新聞專業”的段子在網上瘋傳,引發很大爭議。有人認為他說了大實話,是業界良心,應該保護這樣敢說實話的人。重慶大學新聞學專業教授張小強則發文“炮轟”,號召大家千萬別被張雪峰這樣的網紅“忽悠”了。張教授認為新聞專業能文能武,可以自主創業,可以到互聯網大廠,可以考公務員,也可以到國有企業,是個很能吸納就業的專業,還舉例說自己的學生畢業之后都發展得不錯。
我們先不管新聞專業到底是不是天坑專業,這里讓人非常疑惑的是,大家在討論報志愿的時候,往往討論的都是外部環境怎么樣,哪個專業冷門,哪個專業熱門,某個專業的就業率如何,卻很少有人關心孩子自己是怎么想的,以及孩子自身的特點,喜歡什么科目,擅長什么科目。一個人最后要從事什么專業和職業,難道不應該考慮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的因素嗎?哲學課上不是一直都在學,外部因素要通過內部因素起作用嗎?
道理非常簡單,金融和計算機都是熱門專業,職位也很多,但是孩子也要能夠喜歡學,有動力學,能夠學得會吧?不然再熱門,對于某個不喜歡這個專業和行業的孩子來說,也是沒有意義的。概率不能直接推論到每個具體的個體身上。
說到盲目追熱門,盲目追大概率,就像我們去商場購物一樣,一看到有個地方很多人在排隊,很容易頭腦發熱,買了一堆根本用不上,也不適合自己的東西回家。或者是,穿了一雙很好看,很有面子,但是磨腳的鞋子。
那我們怎樣才能避免——既不了解外部世界也不了解自己的情況下而做出的“盲盒式”填報志愿呢?答案是:自古華山一條路——信息充分,謹慎思考!
總體上,大多數學生畢業了之后還是要靠專業吃飯的,選擇合適的專業,才有利于進入自己熱愛的職業方向,也不會浪費寶貴的大學學習時間,而熱愛自己的職業方向才有助于獲得事業上的進步和成就,也有助于不斷積累行業資源。今天我們報志愿所選的專業和職業,會成為我們畢業時的“敲門磚”,它的作用很關鍵,但是相對短暫。從長遠來看,實際工作當中的能力、熱愛、持續投入,和工作成就,以及關于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想要怎樣生活的思考才是影響一個人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